王艳明 | 黄旭华与许君烈的一段“恩怨”

金羽毛文苑  2021-12-19 18:26:10



黄旭华与许君烈的一段“恩怨”


文 | 王艳明


  据黄旭华回忆,19676月,在“091”首艇技术设计正酣的时候,海军即提出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使用要求,同时提出了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思路。第一阶段,在攻击核潜艇的基础上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第二阶段,在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研制高性能的后续艇。


在得知“092”的研制即将启动后,黄旭华在高层授意下理科组织人马对过去设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论证,9月底,“092”总体设计方案的初稿完成,同时提交国防科委和海军以备审查。


19671016日,国防科委和海军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导弹核潜艇及潜地导弹方案论证审查会”(史称“1016”会议)。会议成立了一个由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海军副司令员赵启民、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国防科委“09”办主任陈右铭、七院院长于笑虹等领导组成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分别对“092”的总体设计方案、潜地导弹方案、弹道导弹核潜艇战术技术任务书进行了论证审查,明确了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黄旭华作为这个研制原则的执行者,对其有着较深的记忆。主要内容包括:主要解决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快和有”,即以最快速度研制出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重点突破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技术,同时带动与导弹发射有关的设备及系统的研发;除非改不可的结构及设备外,原则上是用与“091”配套的设备及技术系统。


黄旭华在和采集小组的访谈中,多次提及“1016”会议给他个人留下的一个心结,这个心结既是一份愧疚、也是一个误会,而更多的则是一个无奈。


1016”会议前夕,也是“092”的总体设计方案初稿完成后,上级通知黄旭华不久就要召开总体方案论证审查会。由于这个总体方案的具体没计主要是许君烈主持完成的,对设计细节有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许君烈是交通大学毕业的,算是黄旭华的同门学弟,他心思细密、办事周到、业务能力很强,其时深得黄旭华的器重。黄旭华私下里有把许君烈逐步提拔上来的打算,因此决定“092”的总体方案论证审查会由许君烈参加,并由他负责汇报“092”总体设计方案。这按照今天比较庸俗的话说,就是黄旭华给许君烈创造一个表现露脸的机会,和领导们混个脸熟留下印象,为后面的提拔做个铺垫。


这是一个重要的高级别会议。许君烈自然也很看重这样的机会。因此,他就在“092”总体设计方案初稿上交后的一段时间之内,按照黄旭华的交代精心准备这场报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情况忽然生变,就在会议即将举行的前夕,国防科委“09”办陈右铭主任找到黄旭华、告诉黄旭华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结论和成果直接决定着“092”弹道导弹核潜艇最终能否获得批准。陈右铭主任直接否决了黄旭华做出的由许君烈做“092”总体设计方案汇报的提议,指定由黄旭华亲自在会议上向与会者汇报。


黄旭华傻眼了,心里兀自叫苦不迭。继续让许君烈做报告很显然是不可能了,可是直接告诉许君烈是陈右铭不让他做报告又不妥当,他也不想让许君烈去忌恨陈右铭,以后与陈右铭的关系不好处理。同时又担心即便是告诉许君烈真实的理由,许君烈也未必相信,反而认为是黄旭华自己想做报告而把责任推卸给陈右铭。黄旭华没有选择,只得告诉许君烈“你不要去做报告了,报告由我来做”。黄旭华告诉我们,许君烈当时的眼神仿佛在说:“你叫我准备这么长的时间,明天要做报告了,到今天你却说你来做报告!”一刹那,黄旭华明白了,许君烈心里是怪罪他了。黄旭华也理解许君烈。换位思考,许君烈怪罪于他也是合乎情理的。黄旭华只能背负着这份愧疚和无奈。黄旭华对我们说,从这之后许君烈对他的态度及后来发生的另外一些事件来看,许君烈对他的这个误会一直在心底里发酵,黄旭华也只有把这个心结一直无奈的带下去。

 

(选自《誓言无声铸重器――黄旭华传》第159161页)

 

注:陈右铭已于2011年去世。此书出版于2017年。自然无法核实与陈右铭有关内容的真伪。其他的,小编就不多作评论了。读者可以根据当事人的为人和品德进行“哥德巴赫猜想”。